《高粱情》属于咏物散文,其文体特点是通过对高粱的细腻描写,借物抒怀,表达作者对高粱象征的坚定品格与乡土灵魂的赞颂。
具体分析:
-
文体定位
《高粱情》以高粱为核心意象,通过回忆与高粱相关的童年经历(如父亲讲述高粱根的特性)、结合对高粱形态(如挺拔的秆子、深扎的气根)的刻画,展现了散文“形散神聚”的特点。文中既有叙事片段,也有抒情与哲思,符合散文的文体特征。 -
主题与象征
作者牛汉以高粱为媒介,赋予其“坚定不拔”“生活顽强”的象征意义。例如,文中提到高粱根“像鹰爪一样抓住土地”,甚至用“几十只脚”的比喻,隐喻人与土地的关系及面对困境时的灵魂力量。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,使其成为典型的咏物散文。 -
语言风格
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,如“高粱的根最苦,所有的虫子都不敢咬它”“站得像高粱一样”等句子,既有乡土气息,又蕴含哲理。这种风格体现了牛汉作为“七月派”诗人的语言特色,将诗性融入散文中。 -
创作背景
牛汉的散文常以故乡山西的乡土记忆为素材,《高粱情》也不例外。文中提到雁门关贫瘠土地上高粱的顽强生长,既是对天然生活的礼赞,也暗含作者对自身坎坷人生(如经历战争、流亡、政治运动)的灵魂投射。
补充说明:
需注意《高粱情》与莫言小说《红高粱》的区别:后者是虚构性小说,而《高粱情》是纪实性散文,两者虽都以高粱为载体,但文体和表达目的截然不同。